陈伯宗
  陈废帝陈伯宗(554年—570年),字奉业,南朝陈朝的第三代皇帝,陈文帝陈蒨之嫡出长子,母安德皇后沈妙容。566年,陈伯宗在陈文帝死后即帝位,567年改年号为光大。后由于陈伯宗年幼,便以叔父安成王陈顼为司徒、录尚书事、都督中外诸军事。于是政局都为陈顼所掌握。568年11月,陈顼废陈伯宗为临海王,自立为帝,是为陈宣帝。陈伯宗于被废之后,于570年逝世,得年十六岁。

生平经历

早年经历

陈伯宗生于南朝梁承圣三年(554年)五月初五。 [2]  永定二年(558年)二月初五,受封为临川王世子。

永定三年(559年),陈武帝去世,陈蒨即位,是为陈文帝。同年八月二十六日,陈文帝立陈伯宗为皇太子。 [3]

登基为帝

天康元年(566年)四月二十七日,陈文帝去世,皇太子陈伯宗在太极前殿即位。 [4-5]  当时陈伯宗的叔父安成王陈顼和仆射到仲举、舍人刘师知等人都接受遗诏辅佐朝政。刘师知和到仲举长期住在宫中参与决定各项事务,而陈顼担任扬州刺史,和左右三百人进入尚书省居住。刘师知见丞相权力大,暗中忌妒他,就假称诏令对陈顼说:现在四方太平,大王可以回到东府,治理州中事务。陈顼将要搬出,而谘议毛喜制止他说:现在如果出居外面,就会受别人的控制,好比曹爽,想做一个富翁也不能做到。陈顼于是称病,召唤刘师知留下来和他谈话,派毛喜先进宫报告太后沈妙容沈妙容说:“现在伯宗年纪小,政事都交给到仲举和刘师知,这不是我的意思。”毛喜又对给陈伯宗说,陈伯宗说:“这本是刘师知等人的所作所为,不是我的主意。”毛喜出来报告陈顼陈顼因此囚禁刘师知,自己进宫见沈妙容和陈伯宗,极力陈说刘师知的过失,随之亲手起草诏令请求签字,把刘师知交付廷尉治罪。这天夜晚,刘师知在狱中被赐令自杀。从此政事无论大小,都由陈顼决断。 [6]

光大二年(568年)春正月初三,陈顼晋位太傅,兼司徒,特许可以佩剑穿履上殿。七月,封皇弟伯智为永阳王,伯谋为桂阳王。


被废去世

光大二年(568年)十一月,始兴王陈伯茂因为皇叔安成王陈顼专政,心中十分不满,多次散播安成王将要废立的恶言。同月,陈顼以陈伯宗个性太软弱,难以当大任为由发动政变,用皇太后沈妙容的名义下诏废黜陈伯宗的帝位,将其降封为临海王 [7]  ,迁到藩地居住。又下令废黜始兴王陈伯茂为温麻侯,置诸别馆,安成王派遣刺客在车内杀掉了他。 [8]

太建元年(569年)正月,陈顼自立为帝,是为陈宣帝。太建二年(570年)四月,陈伯宗不明不白地死去,年仅十九岁,史称陈废帝,葬于今南京西善桥。 [9]


历史评价

思廉《陈书》:①“临海虽继体之重,仁厚懦弱,混一是非,不惊得丧,盖帝挚、汉惠之流也。世祖知神器之重,谅难负荷,深鉴旨,弗传宝祚焉。”; [10]  ②“帝仁弱无人君之器,世祖每虑不堪继业。既居冢嫡,废立事重,是以依违积载。” [10]

李延寿《南史》:①临海懦弱,有同于帝挚,文后虽欲不鉴殷道,盖亦其可得邪?”; [11]  ②“帝性仁弱,无人君之器。


年龄问题

陈废帝陈伯宗的出生时间,《陈书·废帝本纪》有具体记载是梁承圣三年(554年)五月庚寅生。可是《陈书.废帝本纪》又记载:(陈伯宗)太建二年(570年)四月薨,时年十九。由此推算陈废帝的出生时间为552年(十九岁是虚岁)。这样一来,《废帝本纪》就在废帝年龄方面自相矛盾了。按照废帝于554年出生的说法推算,废帝死时的年龄为十七岁。而废帝同母弟陈伯茂的年龄,《陈书》记载光大二年,皇太后令黜废帝为临海王,其日又下令降伯茂为温麻侯。时六门之外有别馆,以为诸王冠昏之所,名为昏第。至是命伯茂出居之,宣帝遣盗殒之于车中,年十八”。由此推算可知陈伯茂大约也生于552年。陈伯宗为陈伯茂兄,出生时间应该是公元552年,卒时年十九岁。